现存的大量双链软件,理论上都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还原卢曼的卡片笔记方法。即便如此,如果没有系统学习过卢曼卡片笔记的人,也很可能误以为自己是正确模拟的。我并不是一个Zettelkasten的原教旨主义者,只是恰好在笔记软件和纸质卡片上都有所实践,随着时间的推移,想简单聊聊软件还原Zettelkasten的价值。
一句话可以总结为什么软件模拟的价值不大,因为手写实物卡片需要更多身体参与,这个过程带来心智模式难以被复制和模拟。我并不能代表卢曼,也不能代表屏幕前的各位读者,亲身实践和对比的经验告诉我,纸质卡片使用Zettelkasten,和软件模拟Zettelkasten,在思考的深度和心智模式上,都有比较大的区别。
区别的来源,需要自己慢慢体会和感受。
第一,毋庸置疑,是手写和打字的区别,这个已经写过很多文章总结过,我不再赘述。
第二,是实物卡片和软件卡片,自然就是不同。真实的卡片,不管是能被你用手去触摸,还是能随时在桌面看见,这种感受都是和软件里面的文字完全不同。如果我们抽象去看待这些实物卡片的价值,想到它本质上就是一堆数据,在电脑里存放有何不同?所谓的感觉,不就是矫情和自以为是?其实就是这种辩驳让我难以回答,因为这是一件需要实践了才可以感受到的事情,类似手写。手写本质上也是和打字区别不大,但是在过程中,无论是在记忆上的优势,还是在思考深度上的优势,对我而言,都不是打字可以替代。实物卡片,在电脑上无论如何模拟,都模拟不了触感和现实。
第三,交互方式的不同。和实物卡片交互,需要遍历,需要摆放,有位置的概念。和电子笔记交互,更多的是滚动鼠标,搜索关键字,而且都离不开一件事,眼睛盯着屏幕。就拿眼睛盯着屏幕这一点来说,就很难长时间进行深入思考,当然,你可以说自己可以做到,但是精神状态的下滑,绝对不容小觑。当身体五官充分投入,和纸质卡片交互,难免需要改变坐姿,摆放卡片,至少手不会僵硬在键盘前,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是有身体全面参与的。这种投入更多感官去学习的状态,往往让我更加深入和高质量。
卢曼的卡片,有无限的分支能力,有可以相互链接的能力,有自底向上研究的能力。在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今天,人们自然而然会想办法在软件上模拟,想从中找到Zettelkasten的秘密。我完全承认,软件使用上,可以用各种小技巧,去弥补不足,以尽可能像Zettelkasten笔记方法靠拢。但是调用全身去参与学习,动手,动脑结合,不再僵硬地坐在电脑前长时间思考,正是手写卡片笔记带给我的疗愈和财富。
剥离开我认为Zettelkasten最重要的一部分,也就是身体更主动参与学习带来的心智模式不同,电子笔记使用,终归还是一件好事情。很多场合和条件,就是无法使用卡片笔记去记录和思考。又或者说,很多的笔记压根本不是用于思考的笔记,就是单纯记录或打草稿为主的笔记,那能用电脑记录又何乐而不为?
我一直在手写和纸质卡片上实践,也写了几篇文章来总结其中的好处,但是我打字速度也不慢,我也有笔记软件的深入使用经验。正如我上篇文章谈过的,写作和思考,过程的意义更重要。如果你也有更高质量的思考过程要求,不妨尽可能把这项脑力活动,变得纯粹和简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