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文内容消费渠道的观察和感悟
我会从读者的视角,说说我对图文内容消费渠道的观察和感悟,渠道指平台,博客和Newsletter三者。涉及讨论对象较多,对象之间关系错综复杂,画图,估计可以梳理清楚。不过写作有趣之处就在于,即使文字可以穷尽所有的讨论,也应有所取舍。从结果来看,我的观察没有形成洞见,也无一般性的结论,那就写到哪儿是哪。
说起平台,简中互联网绕不过微信公众号。我极少在微信公众号阅读,主要是个人偏好使然。我难以养成在微信软件内阅读文章的习惯,故少有机会发掘。阅读公众号,我的个人体验是,如同来到网吧消费,阅读老板在你机位旁边摆的一堆杂志。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的场景,在互联网上却可以找到存在形式。由于个人偏好,难免会错过许多高质量的公众号。一些折衷的方式,如同去网吧浏览杂志,然后在网吧花钱买下来,带回家细看。网吧摆的杂志多了,一些爱看杂志的朋友便不得不去逛网吧,或者等网吧老板通知新杂志到货。积极去看,好像也不坏,去网吧也多了一个看杂志的选项。如果仅需收集资料,而非日常阅读,我会用搜狗的公众号搜索。
图文平台跳过微信公众号,我关注的有一些垂直领域的平台,内容消费体验尚可。发现文章,可以通过各大搜索引擎。各种平台,往往有其独有的氛围和共有的社交属性。在谈论氛围和社交之前,可以想想参与一个平台,对自己的长远影响。哪怕秉持友好的交流原则,同时具备强大的屏蔽能力,在平台参与讨论,都难免在思想层面受到氛围的影响。感受了不同平台的评论区之后,我发现最需要谨慎的是带有情绪的观点输出。对于这类评论的模式识别,花了我不少功夫。带着对不同观点的好奇心,滚动至评论区,却很难躲开与「情绪观点」的正面遭遇。情绪是一把双刃剑,在情绪噪音大的地方呆久了,是否还可以保持敏锐的心去感受自己和身边人的情绪呢?内心是否可以灵活到麻木和鲜活同时具备呢?我暂时无法作答。
平台之外,更加个性和自主的内容来源,还有个人博客。新浪博客,网易博客早已成为互联网的古早记忆,我现在访问的博客站点,许多由个人搭建和维护。博主之间,通过友情链接和评论点赞的方式,维系着关系。读者也可以在这种关系网中,自己发现感兴趣的博主。为了让本就稀缺的个人博客,更好被发现,积薪起到了桥梁作用。由积薪平台的推荐,我发现了不少让我直呼过瘾的文章。积薪只是薄薄的一层博客分发层,收录的博客如果有文章更新,会被推荐到平台,而阅读还是会回归到博客站点本身。
访问各个博客站点,有登门拜访的临场感。不同风格的博主,博客设计迥异。好似入乡随俗,我对个性化十足的博客站点有更大的接纳空间。在浏览体验上,令我印象深刻的,是繁琐的「分页」功能和缺失的「推荐」功能。我不会像跳进兔子洞一样找不着北,每次点击下一页,都让我清晰地感知到自己在探索。而缺失的相关推荐,又让我认真阅读和挑选博客文章。在兔子洞里各种行为上瘾症状,在登门拜访不同博客之后,似乎得到了缓解。被信息流驯化之后的我,浏览博客,像是规矩的客人,等待房子主人带着参观不同收藏。
回归博客的文字部分,我的总体感受是,能接触到更多有性格且不失精确的表述。看到文章字里行间的审慎与认真,让我敬佩。印象中,我看过不少关于长文阅读能力下降的讨论。起初,我自己的看法是,信任感的下降,或许是能力之外的答案。我还保留了写作和看书的习惯,长文的阅读能力,自用足矣。水分不少的长文阅读越多,越难对长篇幅的文章有信心。我逐渐养成了看总结的习惯,或者直接看开头和结尾,找文章的结论。我很自然会想,支撑读者耐心阅读,也许需要信任的建立。而随着我沉浸阅读的博客文章增加,我对此有了新看法。许多博客文章,篇幅不短,也没有显性的价值,但我愿意读一读。对于此,我也很难说清其中原因,不过和信任关系明显不大。或许是为自己而写的文字,内敛之外,有与其对应的张力?这只是我的猜测,或者是我的个人偏好。在互联网冲浪时间越久,对网络文章的反应,我愈发迟钝。
说完对博客的感受,再聊聊积薪平台的功能之一,AI总结。积薪会对每一篇博客,用AI总结内容摘要。功能本身没有好坏,但是在需要更加积极阅读的场景之下,稍显格格不入。我选择了屏蔽AI的总结,单凭标题来选择是否阅读。由于没有流量压力,标题成为了有趣的窗口。随心而非被情绪推动的点击,挺好。
最后说说Newsletter。对于Newsletter,我平时的视角往往是站在创作者角度出发。如果要站在读者的角度,我享受的是订阅之后,收到邮件通知的快乐。当然,这个有赖于邮箱的管理。我在《合适的载体》这篇Newsletter里面,有提到邮件沟通的若干好处,比如沟通过程更自主和松弛。
如果要和作者互动,比如评论和点赞,又可以点击链接回到平台或博客。路径变长,会让互动阻力变大。当然,直接回复邮件评论,似乎又和其他文章的评论方式不一致,较难培养成主动的习惯。如果创作者鼓励和欢迎互动,那么可以给我更大的动力去反馈。
迄今为止,我更高频的回应以点赞为主。坦率讲,参与评论的路径并不短。比较而言,博客评论区的互动,我更积极,同时也取决于评论系统的易用性。身份的切换,能让我对读者的角色理解更深入,包括其在内容生态中的价值和责任。说到读者的责任,在写《阅读的主动性》时,我提到了读者积极思考的意义。阅读及后续互动,本质上是和作者的沟通,最核心的是思考和碰撞。读者的主动反馈,则是对作者创作的支持。不过,读者很难要求作者的作品质量,但可以用脚投票。
阅读时慢一点,给自己更充裕的时空和作者交流,能在心灵深处感受到更宽广的宇宙。简中互联网的内容,活力有赖于读者和作者的精神共振。至于创作环境和阅读习惯的变迁,并不适宜成为任何一方放弃深度的理由。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或有任何想法需要讨论,欢迎点赞评论或直接回复邮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