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限的表达可能 & 表达欲的无限下降
无数的大语言模型,对应上不同提示词,可以用无穷种方式表达当下。由于AI的存在,不管我用它,或者刻意回避它,亦或是克制使用,都难以逃脱表达欲下降的问题。与此同时带来的副作用是,我开始懒得阅读别人的文字,即使是真诚的,即使是用心的。
大部分人的文章,包括我自己的,往往没有几行提示词的产物好。一些深入思考的文章,严谨性也经不起AI的审视。有趣的是,喜欢思考的一些作者,在鼓励大家不要放弃思考。这种行为,很像在鼓励大家不要忘了如何钻木取火,因为有时候城市可能会停电。刻薄地讲,大部分人的思考本身,除了让自己觉得自己在动脑子之外,没有更大的作用。世界上不缺思考上的巨人。而行动力呢?哪怕AI能解决很多思考问题,人的行动力也是有上限。思考本身,我想是值得祛魅的,小脑袋瓜思考问题的时间,不如用来去公园走走。
我已经很难做到主动写作了,因为写作的思考功能,我已经用AI替代,我只需要说清楚自己当下的困惑和卡点,和AI聊两句,就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做。持续写作变成了一件看不见利好的行为。好在写作这件事,不仅仅关系到思考,还关系到记录,关系到和人的连接。我懒得阅读,但是偶尔还是会瞅瞅关注的朋友们的新内容。我更像是在观察生命,而不是在看文字。我时常在想,他们怎么那么能写呢?哪怕是用AI创造,也是需要有耐心写提示词吧?写提示词也需要心力吧?我经常在屏幕前一边阅读,一边皱着眉头,内心敬佩哪些笔耕不辍的朋友们。
我最近会看B站视频,我慢慢学会了使用弹幕屏蔽功能,有些味道很冲的弹幕,我选择眼不见为净。我之前在想,偏见和品味或许是人类最后的独特性,而我随便设置几个屏蔽关键词,就屏蔽了大部分我讨厌的弹幕。B站弹幕里面,表达负面情绪的词汇都如此单调,互联网人类的本质真的是复读机吗?如果实在要看喷子的弹幕,我宁愿写个提示词让AI骂出花来。至少在弹幕这件事儿上,我觉得人远远不如AI有趣。
我今年最大的成长就是,收起了敝帚自珍的思考力,换来了更多的时间出门拍照。我想,思考、表达都有尽头,唯有当下,无限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