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记的框架和写作的意义
关于笔记的框架,以及写作的意义,我一直都想总结一下。这两个话题,有一个共同点,就是忘记它们的存在,比起知道,对我更有价值。
我对笔记的框架了解,最开始是从各种软件开始的。回头来看,是这些软件的局限性,导致了各种框架的诞生。局限性是指,软件上的文字,要么是线性展示,要么是平面的白板展示。而现实中的本子,可以很轻松切换上下文,也有足够巨大的空间和维度来呈现信息。我不是来比较在本子上做笔记是否更好,只是想说,电子笔记的展示或交互局限,自然会衍生出各种所谓的工作流和框架来弥补效率。
打草稿的时候,我会习惯性打开Drafts;白板绘图的时候,我会习惯性打开Excalidraw;而写作的时候,我会习惯性打开iA Writer。不同软件,会带给我不一样的心智模式,让我去处理不同的任务。这个是笔记框架的一个表现。另一个层面,P.A.R.A.类似的笔记管理框架,也会随着笔记数量的增长,被人们发现和学习。软件的局限性,还有人们对学习思考的全新认知,会演化出新的笔记软件和新的方法论,百花齐放。Obsidian,Tana,Roam Research,Logseq,Heptabase等软件,都有各自拥趸。不同笔记喜好的人,会选择不同的软件和对应的工作流。
为了实现某些目标,笔记的框架或许可以提高效率。那,什么时候框架的价值会下降呢?我想,或许当笔记和思考的过程,才是想要的目标的时候,笔记框架的价值会下降。此时,所有的框架会自然而然弱化,因为过程被放大了。所有想象中让人痛苦的事情,比如整理文件夹,文件命名,备份,整理,这些框架中强调的种种方法,在思考的过程面前,其实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。当然,所有框架的提出者,都会先抛出一系列让人头疼的问题,然后解释清楚框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。不过,当我们勇敢后退一步,去思考这些问题本身的存在,是否有价值的时候,就可以更客观去衡量框架对自己的价值。
在笔记和思考的过程中,有很多的顿悟,其实很难形成文字,分享出去。而个性化的阅读流程,可圈可点的框架,配置插件之后的便利,所谓低阻力的记录设计,可以形成一篇篇文章,可以形成一个个社区,可以形成一个个产品。我想,可能这些笔记软件或者框架的开发者,都很明白思考的主体是人。假设工具的价值占比20%,人的占比80%,不少的软件和框架,在开发上的努力,似乎很想证明这20%,需要非常强大或创新的工具来支撑。当你意识到一个问题之前,它对你来说,一定不是问题。浸泡在软件社区的潜在影响是,很可能在20%的问题中,投入过多的注意力和心智带宽。
说完框架,来谈谈写作的意义,我说的写作,是日常小打小闹的写作,而非专业的写作。功利的想法越多,越难坚持写作。要对写作的意义有清醒的认知,可以考虑一下人生或者生活的意义。我想,写作是大家都可以培养的一个良好生活习惯。我的想法是,写作存在的最大价值,就是你写作的过程本身带来的。首先,写作是一个内容创造的过程,价值远大于消费。其次,写作可以让你更加客观地看待自己的所思所想。最后,写作可以作为一个思想的快照,供未来的自己参考。写作比起笔记,会更加严肃或者正式。它需要形成线性的文本,供人流畅阅读。这种对思考的精细加工过程,就是对笔记的提炼和升华。
我想,写作本身就有太多的价值和好处,所以完全不用考虑写作之外有什么意义,甚至,写作活动本身,也不需要拆解其中的价值和意义,就像呼吸之于活着的意义,没有必要去想清楚为什么要好好呼吸。可以替代的是,观察写作过程中的美。文字会像水流一样,随着你的思绪流动而流动。我们都明白,写作可以列提纲,可以构思框架。我和一个语文老师交流的时候,对方表示也是这么教学生的,需要在写作前列提纲。但是我坦诚表示,我自己写作基本上是不列提纲,我发现我写作的时候,文字是流出来的,并非规划出来的。语文老师表示认同,而且对方表示自己其实很多写作也不列提纲。当然,写作不列提纲,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。我只是不用怀疑,这种方式,是自己过于个性化的选择。
在AI功能越来越强大的今时今日,笔记和写作,更应该呈现它们本来应该有的样子。流动的思考和写作过程,是作为人美好且感性的一面,也是能够在被AI一秒总结文章的现在,我们作为人,还需要去独立思考的理由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