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止我自己浅层阅读的三种方式
浅层阅读,这里指自以为理解,实质没有真正理解的阅读。对于深浅每个人有自己的看法,我这里仅仅针对自己的阅读和学习问题,做一个防止浅层阅读的总结。阅读不同材料,或者有不同阅读目的,对理解程度要求有区别。对于简单的材料自然不必多说,如果阅读重点书籍,或者重要知识点,则要尽可能避免流于形式和欺骗自己。
自欺欺人
在分享有哪些方式可以防止我浅层阅读之前,我想说说欺骗自己这件事。
阅读的过程中,眼睛一直能捕获到自己想要的信息,反复阅读多次之后,文本反复出现,会让自己误以为完全理解。由于缺乏反馈,在没有考试和老师的情况下,自学过程很容易出现自欺欺人的情况。这也是造成低效学习的一个原因。
本质上来说,要避免自欺欺人,需要判断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某个知识点。道理简单,而实践过程中的难点在于,当我认为自己已经理解某个知识点的时候,我很少会去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。大脑如此不可靠,所以我总结了一些方式,用来防止自己处于自以为是的状态。接下来我会简单介绍三种主要的方式。
方式一:写面向未来的笔记
这里默认平时阅读过程中会做读书笔记。我发现,即使会做读书笔记,也可能出现自以为理解足够的情况,导致笔记内容不详细,对知识吸收不充分。从长远来看,学习并不是一次性的活动,可以在笔记中渐进补充自己的深入理解。
当然,也有一种从源头避免的小技巧,那就是写面向未来的笔记。记笔记的时候,我考虑到未来使用的场景,就会把内容和细节说得更清晰。往往在这个时候,需要去耐心表述一些当下很熟悉的概念。记录自以为很熟悉的内容,就会更轻松地发现自己的理解偏差或漏洞。
本质上来说,并不是写的笔记面向未来有什么魔法,而是站在面向未来这个角度,我更愿意说服自己去详细阐述当下已经非常熟悉的概念。其实就是找到更多有价值的理由,让自己愿意去做一些表面看上去浪费时间的事情。很多时候,往往自己觉得浪费时间的事情,就是以后要花更多时间弥补的事。想偷懒是本性,很难从根本上避免偷懒,那么从趋利避害的角度,为了未来的自己更好理解,就要把笔记尽可能写详细。如此一番思考,就可以让当下想偷懒的自己,提起精神把笔记写详细实在,如果有疏漏还能及时发现,一举两得。
方式二:写对外分享的文字
第二种方式,是输出一些公开的文字。
对外分享的文章,不一定在竹白,也可以在半公开的数字花园,或者朋友内部分享的笔记。这种方式,其实本质上也是参考“费曼学习法”,用自己的话向没有相关知识背景的人分享自己的理解。
对外分享,和自己记录笔记,有很大区别。因为沟通的对象,变成了他人,而不是自己。对外分享,把一些自己觉得很熟悉的内容,掰开揉碎讲清楚,也是一个防止自欺欺人的好机会。
方式三:写间歇重复的问答卡片
最后一种方式,是积极去写间歇重复的问答卡片。问自己问题,然后从笔记中精炼答案出来的过程,可以说是一个很好找出思维漏洞的方式。
我发现自己在提问的时候,可以更好地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。我不仅仅会站在笔记既定的内容上提问,我还会站在更广阔更好奇的角度,提出角度多元的问题。当我视角变换之后,自然产生更多困惑和疑问。我也多次在提问过程中,意识到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细节理解其实不够清晰。回答一个问题,和平铺直叙解释一个知识点,对知识理解深度的要求,明显不同。
写卡片也有很多技巧,比如为了记住一个事实,除了基础的问答之外,还可以加上一个意义卡片。意义卡片其实就是多问一个为什么,可以在让一个简单的事实记忆变得更牢固。关于如何写一个更好的问答卡片,我最近也还在学习和实践中,后面有机会可以再总结分享。
总结
不少问题的解决在于识别,而解决问题之难,或许在识别阶段就困难重重。为了让自己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保持自知之明,我主要选择了上面三种方式引导自己,使自己尽可能往更深入的方向前进。不过,做到上面这些方式还远远不够,它们只是辅助理解和内化知识的一个过程,学习需要不断完善和总结。
感谢你抽空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