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索罗斯的智慧说起
在《随机漫步的傻瓜》中,塔勒布对索罗斯做出了一个精辟的观察:
"此外,虽然索罗斯在他写的文章中没有明白表示,但他懂得怎么处理随机性,方法是保持批判性的开放心胸,而且不以改变看法为耻,但这样的副作用是使他把人当做餐巾看待。他到处宣称自己容易犯错,却仍拥有那么强大的力量,因为他知道自身的缺点,其他人却自视甚高。"
这段话虽是我三年前读到的,但其中的智慧至今仍令我深思。在一篇Newsletter中,我曾探讨过保留犯错现场的重要性。今天重提这个话题,是因为我近期愈发意识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限制性信念,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入这些思维陷阱中。
传统观念的束缚
让我们看几个具体的例子。"男子汉大丈夫"、"一言既出驷马难追"、"一言九鼎"——这些传统观念本身并无过错,但若将其过度内化,反而可能成为束缚。"一言既出驷马难追"的信条可能导致过度谨慎,使人选择沉默。有人可能会说:"谨慎说话,慎重承诺就好。"但问题是,如果不经历错误,我们又如何能准确把握这个度呢?毕竟,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亲身实践和经验积累。
写作中的犯错之道
以写作为例。不敢表达观点固然不会犯错,但这样你只能永远停留在读者的角色中。作为读者本身没有问题,但如果因为害怕犯错而选择永远沉默,那就值得深思了。从发表评论到完全沉默,这种逐步退缩的过程,正是很多人与互联网互动的真实写照。当我们意识到不可能事事完美,却又把犯错视为耻辱时,焦虑就会接踵而至。与其如此,不如放下对犯错的成见,勇敢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挫折。事实上,推翻自己过去的观点往往是进步的标志。
运营中的赛马机制
那么,回避犯错就能确保不会遇到错误吗?显然不能。关键在于,面对错误时的心态和应对方式。以小红书运营为例,这是一个特别容易暴露"害怕犯错"心态的领域。很多运营者会采用养号秘诀、避免伤号、最佳发布时间等方法,这些方法确实有其可取之处。但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正确的心态——专业的运营机构就深谙此道。他们采用更务实的方法,通过运营多个账号,建立赛马机制来快速筛选成功案例。为什么要这样做?因为他们明白错误和失败无可避免,重点是要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,用科学的方法论配合足够大的样本量,最终找到成功之道。
多维度思考的力量
赛马机制给我们的启示不仅仅在于数量上的尝试,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转变。当我们面对自己的错误时,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思维轨道上。通过同时尝试不同的策略和方法,我们可以用多个视角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和专业认知。
举个例子,即使是在同一个专业领域内,我们也不必执着于某一种固定的发展路径。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,不必非要成为程序员;一个金融专业的毕业生,也不必局限于传统的银行工作。每个专业都可以衍生出无数种可能性,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跳出既有的思维框架。
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如何看待过去的经历。过去的失败或错误决定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永远被其定义。我们可以尝试用不同的视角来重新诠释这些经历,也许昨天看来是失败的经历,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可能恰恰是宝贵的学习机会。
突破思维定式
这种多维度思考的方式,能帮助我们摆脱"死磕"的思维定式。不再执着于某个固定的正确答案,而是接纳多种可能性的存在。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发展路径或思维模式中,而是要保持开放和灵活的态度。
因此,让我们换个视角看待犯错。它不是终点,而是学习的起点。当我们以开放的心态面对错误,每次失败都成为了宝贵的经验数据。就拿小红书运营来说,与其纠结如何完全规避错误,不如把精力放在如何从错误中快速学习和调整策略上。
结语
这种思维模式的应用范围远不止于内容创作,而是可以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当我们不再将犯错视为耻辱,而是视为探索和成长的必经之路,我们就能更自由地尝试新事物,更勇敢地表达观点,更快速地在实践中找到真正有效的方法。
正如索罗斯所展现的那样,坦然接受自己会犯错的事实,反而能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待问题,更灵活地调整策略。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,这种开放性和适应性,远比固守教条来得重要。
想学着抛弃教条,不怕说错话,勇敢表达吗?让我来打个样。
兄弟们,觉得这篇写得好,就打钱!自己微信扫码,别让我教!觉得写得烂,就取关!让我看到你们的观点,让我看到你们的态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