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说我对常青笔记的看法
Evergreen notes的概念是由Andy Matuschak提出,关于Andy Matuschak,我之前在《阅读的主动性》和《分享制作问答卡片的两点收获》两篇文章中都有提到。有别于前两次的认同,关于常青笔记,我不认同其整体设计。
接下来,我会就常青笔记的一些原则,进行讨论。当然,这些原则都是为常青笔记的概念服务,我只是对其原则提出个人看法。
常青笔记应该是原子化的?
这个原则,本质上,过分强调了笔记的结果意义,而忽视了笔记的过程意义。如果所有的笔记,能做到原子化,或者以原子化为目标发展,那就忽略了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意义。在我看来,记笔记不是写一本结构化的书籍,也不是写一个代码组件库。
原子化不应该成为笔记的束缚,不过限制一则笔记的篇幅则有好处。原子化和篇幅限制有一个本质区别,原子化是为了复用而设计,篇幅限制,是为了凝练文字,着力于一点而设计。这个微妙的区别,我想,可能需要在大量实践过卡片纸质笔记之后,才能更好体会。
原子化的好处,是笔记的重复使用。问题在于,清爽地复用卡片笔记,只是表面的功夫。笔记是思考的外显,真正核心的思想,应该是在我们大脑中沉淀。在笔记软件里面,用所谓的原子化笔记去复用知识点,其实是一种工程师思维。在笔记软件组织好笔记,和思考沉淀,不是一回事。这也是我不认同常青笔记的重要原因。
常青笔记要以概念为导向?
我来解释一下所谓的概念为导向。假设两本书,都对某个知识点,或者概念有讨论。那我们记录笔记的时候,如果最初是以概念为导向,那么我们学习到新知识的时候,可以在旧笔记中进行增强,完善自己对某个概念的认知。
这个听上去非常不错,像是一个不断结合旧知识,学习学知识的方法。问题来了,我们要怎么在一个陌生的领域,或者面对新知识的时候,去定义所谓的概念呢?别说是陌生领域,就算是熟悉的领域,要沉淀出核心的重点概念,都需要费很大功夫。当然,我并不是说,一件事情,费功夫去做,就有问题。我还是秉持一个观念,笔记的过程意义,远远大于结果意义。
我们是在求知的过程中,把自己的思考和想法记录在笔记上,而不是用一种工程上的抽象思路,去概念化自己的笔记。概念为导向,听上去很美,但是忽略了思考过程的粗糙,还忽略了我们的大脑会自己沉淀和内化知识。在一个领域浸淫之后,不断抽象总结出来的概念理解,和写笔记的过程,就以概念为导向去写,是两个方向。我不认同写笔记的过程中,就要以概念为导向。
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密集链接?
双链笔记出来之后,网状思考,反向链接,知识点之间要相互联系,好像就成为了主流。常青笔记也提到了常青笔记之间应该密集链接。当然,这里有一些潜在的好处,比如间隔重复。
不可否认的是,找到两个事物之间的关联和不同,可以加强理解。但是以密集链接为原则,去写笔记,我个人观点,更像本末倒置。如果一则笔记,或是一个想法,真的触发了自己的发散思考,可以和不同过去的笔记产生关联,那的确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。不过,这样的情况,顺其自然或许是更好的选择。我在用纸质卡片笔记实践过程中,链接很难做到密集,更多是围绕树状链路简单关联一些卡片。当我突然想到一个和当前卡片链路分支差别很大的卡片时候,我会非常开心。链接在我看来,更像是一个过程,更像是一个礼物。如果我写笔记,是以密集链接卡片为原则去写,那一定会出现大量的噪音。网状的关联关系,如果不能结出果实,那和没有收拾的垃圾堆,没有本质的区别。
总结
常青笔记的理念,在我看来,是为了发展和维护一个“完美”的笔记工程,而不是为了沉淀和打磨自己粗糙的思维链路。在看上去动人的概念背后,如果深入实践,会发现很多原则站不住脚。在双链功能成为主流笔记软件功能的今天,很容易把注意力放在形式上。笔记是思考的辅助,不应该是一个维护都痛苦的工程。